在京潮商助力潮剧薪火相传的时代实践
——写在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潮剧本科班毕业大戏《侨批颂》上演之际
一、双重使命:国家战略与潮商情怀的深度交融
潮剧被誉为“南国鲜花”,承载着中华戏曲的共性之美与潮汕文化的个性之魂。2021年4月,汕头市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创性地将潮剧纳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开启了校地合作办学的新篇章,实现潮剧全日制本科教育零的突破。这一创举甫一落地便得到商会、基金会的积极响应。
在陈才雄会长的主导下,这项支持行动被赋予“践行国家文化战略”与“反哺潮汕根脉”的双重使命。“潮剧是潮汕人的精神基因,守护它既是责任,更是无上光荣的事业。”陈才雄会长此番真情流露,成为贯穿四年支持行动乃至后来延续行动的灵魂。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被聘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在出席京潮奖助学金颁发仪式上,她激动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汕视察,还在42年前看我们的潮剧电影,总书记对我们的剧种是非常重视的,我非常高兴潮剧能进入到戏曲界最高的学府以及潮剧学子能进修,希望这些学生能珍惜这个机会,珍惜青春年华,提高潮剧的发展水平。
2021年10月,在陈才雄会长的积极推动下,基金会正式设立“国戏潮剧学子奖助学专项基金”。首期注资100万元,精准覆盖28名学生四年学业所需,为年轻学子们卸下经济重担,同时向社会彰显潮商群体“崇文重教”的精神品格。
延展四年来,基金会秉持初心持续加码投入,实际累计注入资金已超300万元。通过不断优化资助模式,逐步构建起“奖助研演”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捐赠体系,既奖优助困,也支持潮剧学术研究与毕业大戏等实践活动,多维度助力学子提升专业素养,为潮剧人才梯队建设筑牢根基。而当2022年6月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赴潮剧院调研,提出“推动潮剧守正创新,发挥文艺作品联结乡情作用”时,商会、基金会的文化行动已与之形成深刻共鸣,政商合力为潮剧复兴注入强劲动能。
二、全周期支持体系:从抵京大巴到海外舞台
(一)学业保障与艺术赋能
商会、基金会的支持始终贯穿学子成长全周期。2021年10月17日晚,在北京市京潮公益基金会国戏潮剧学子奖助学专项基金设立暨首期颁发仪式上,在京潮籍老领导王宋大、李克农,陈才雄会长、周建轩驻会会长等领导为国戏潮剧学子奖助学专项基金揭牌。陈才雄会长、陈启光联席会长等领导为获得国戏潮剧学子奖助学专项基金奖助学金的同学颁发奖助学金。
这份关怀并未止步于经济支持。2024年9月,作为潮剧戏迷的陈才雄会长率队赴中国戏曲学院开展走访交流,在《扈家庄》排练现场与学子交流身段技法,于潮乐演奏课堂中探讨传统曲牌创新,将潮商对艺术的敬畏融入教学细节。